子涵手術前就有感冒,術後感冒一直沒好,我們帶她到馬偕看李醫師,順便跟他道謝,感謝他幫我們做了腦部斷層掃描,發現腦瘤的存在並轉診到最好的醫療團隊進行治療,當李醫師看到子涵的名字時楞住了大約5秒鐘,然後我說:「對!我們回來了。」因為李醫師前一個轉診到台北榮總的病人住了一個多月還沒出院,所以看到子涵的名字時,有點訝異!他看了一下子涵的傷口,覺得處理得還不錯!在家附近有個了解情況的醫師可以討論感覺真的很好;不過他說前二天他又轉了一個小孩上台北,一個月大,已經5公分大~(那不是才剛滿月嗎?),好心疼!好心疼!

2011/1/11
我們去台北榮總回診,進入診間時,有點不能適應,因為第一眼的感覺是:裏面好多人呀!原來裏面有三個醫學院的學生,一個住院醫師(郭醫師幫忙調資料),一個是黃主任,加上一個護士,黃主任有一半的時間應該是在跟那三個學生講解,我坐了一會兒,黃主任問:「今天為什麼來找我啊?」還好郭醫師馬上說是回診,黃主任只稍為看了一下,就結束了,比起其他案子,我們的情形應該是小case吧!
在這裏要感謝一下郭醫師,在住院期間,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在醫院,所以有很多小問題都問他,而他都是有問必答,沒有一絲不耐煩,真的很貼心~
看完了小兒神經科,到復健科找楊醫師,請她評估有那些地方需要復健,楊醫師看完後說只需作智力測驗(這是整個療程的一部分,一般是開刀前、後都要作,而我們是緊急開刀,所以沒有作到開刀前的那一份),所以臨時問治療師是否有時間幫我們作(楊醫師真好,她告訴我跟治療師說一下是遠從新竹來的,請她抽空幫忙),治療師就馬上結束上一個case,不過我們家子涵放不開,花了一些時間熟悉環境和人,她們從遊戲中測驗,結果還不錯,但這是針對三歲半的小孩設計的題目,再進一階就是四歲,而小涵三歲九個多月,有點尷尬,四歲的題目就比較枯燥,再加上子涵內向,而時間也不早了,所以就建議等滿四歲的時候再安排;總之,是不需要任何的復健,真是太好了!

2011的一月下旬
我比較放寬心了,願意慢慢地面對這件事,我一開始的堅強,只是不願意承認它,一直告訴自己:「沒事,沒事!」;每天在醫院看著腦瘤的海報,也跟自己說:「那不關我們的事!」只希望子涵趕快好起來,我們可以趕快回家!看到別人哭,我還會很生氣他們在哭什麼!我也不要任何人沒有我的同意就來醫院探視(當然有許多人就是這樣出現了,雖然表面上我沒說什麼,但是心裏是生氣的!!),我想我是把自己封閉起來,不去想,不去說,應該是不敢去想像吧!

感謝一切,報告是良性的,讓我還沒有準備好要如何面對它,就結束了!看著子涵的堅強,心中諸多的不捨,她還這麼小就要承受這麼大的身體病痛,我們無法代替她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痛;開刀前我們沒有明白告訴她要經歷的事,沒讓她有心裡準備,一張開眼就面對陌生的環境,和自己身上到處理插著管子的情況,現在想想如果是我也很難接受吧!之後,要乖乖躺著,不能亂動身體避免拉扯到管子,而傷口的癒合也不知有多麼的痛~我的寶貝啊!

是我們慌亂,沒告訴子涵要開刀事,還是直覺她還小,不需要告訴她?我想都有吧!醫師一直告訴我們,爸媽會很辛苦,因為恢復期要多久無法預期,小朋友年紀小很快就會忘記了,我想她很快就會忘了(就像我對三歲多時自己的手受傷,也是沒什麼記憶),所以就沒有多跟她說什麼;當別人問起子涵的事情,我們也覺得沒什麼需要保留的,很自然地討論這件事(以為這樣的自己才是代表完全接受事實),沒想到農曆春節期間的某一天,我們全家坐在車上一同出遊,子涵突然很認真地說:「媽媽,為什麼妳都跟別人說我生病的事?」我問:「妳不喜歡嗎?」她點頭並說:「媽媽說、丫嬤也說、把拔也說!」我回答:「那我們以後不和別人說,好嗎?」她點點頭~

沒想到還不滿四歲的她會想這些事情,她比我們想像的成熟,以為她每天在家玩得很快樂,只是不願意回到學校,很想知道她心裡到底還有什麼想法?

IMG_120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米與莎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